安徽大别山国家贫困片区生态补偿标准与扶贫途径研究

被引:2
作者
孙贤斌 [1 ]
王哲 [2 ]
黄润 [1 ]
机构
[1] 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
[2] 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国家贫困片区; 扶贫途径; 安徽大别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812.8 [农村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大别山区生态补偿和扶贫开发是当前各级政府和学者们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补偿式扶贫开发是实现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的新途径。利用遥感影像等数据和GIS技术,对安徽省大别山区12个扶贫县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机会发展损失和碳排放补偿价值的估算,确定补偿标准。结果显示,生态价值总量是298亿元,碳排放补偿价值为80.43亿元,发展机会损失总量是124.75亿元,其生态补偿标准范围在124.75~298亿元之间。从各县域来看,金寨、岳西、太湖和潜山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碳汇价值均较大,而其他各县的机会发展损失较大。根据扶贫县功能定位,提出补偿协同机制、产业化、技能培训、生态移民和城乡一体化等扶贫开发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内外生态补偿基础理论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J].
胡小飞 ;
傅春 ;
陈伏生 ;
廖志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11) :1395-1401
[2]   生态补偿式扶贫的机理分析与长效机制研究 [J].
徐丽媛 ;
郑克强 .
求实, 2012, (10) :43-46
[3]   我国主要贫困地区分布新格局及扶贫开发新思路 [J].
贾若祥 ;
侯晓丽 .
中国发展观察, 2011, (07) :27-30
[4]   建立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J].
朱选祥 ;
查道生 ;
李青 .
理论建设, 2011, (03) :13-20
[5]   生态补偿对贫困农户影响的研究思路——以甘肃省陇南市退耕还林项目为例 [J].
王立安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1, 31 (02) :42-46
[6]   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例 [J].
孔凡斌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299-305
[7]   西部生态补偿与缓解贫困关系的研究框架 [J].
王立安 ;
钟方雷 ;
苏芳 .
经济地理, 2009, 29 (09) :1552-1557
[8]   生态补偿与缓解贫困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立安 ;
钟方雷 .
林业经济问题, 2009, 29 (03) :201-205
[9]   江苏省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J].
李颖 ;
黄贤金 ;
甄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2) (S2) :102-107
[10]   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J].
赖力 ;
黄贤金 ;
刘伟良 .
生态学报, 2008, (06) :2870-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