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韬晦与有为之间:中国在保障国际安全中的作用

被引:12
作者
徐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重要性; 紧迫性; 韬光养晦; 国际安全;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3.04.007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重创中国经济,反而加快了中国的崛起速度。一方面,中国正在迅速拉开与诸强之间的实力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有效缩小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中国的持续快速崛起使中国面临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各类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国对各类国际安全问题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主要取决这些问题本身的性质。如果用重要性与紧迫性两个变量来对中国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那么中国的安全问题就可以被分为高重要性和高紧迫性、高重要性和低紧迫性、低重要性和高紧迫性、低重要性和低紧迫性等四个类别。未来中国外交需要在韬晦和有为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与自身实力地位相称的作用。中国应逐步调整对外政策原则,并提出有利于国际稳定的政策主张,包括在安全事务上突出"有所作为";以"责权力相一致"为国际安全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以提高效率为改革方向;提倡内外合作缓解动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外交调整的"机会之窗"已经打开。中国外交应当与时俱进,在国际安全领域贡献更多的"公共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102+158 +15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海外经济利益保护战略刍论 [J].
李众敏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8) :92-106+159
[2]   试析中美建交后美国对台军售——结构性矛盾和政党影响 [J].
漆海霞 ;
徐进 .
国际政治科学, 2012, (01) :36-60+4
[3]   日本积极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意图和政策走向 [J].
林晓光 .
和平与发展, 2012, (02) :54-59+72
[4]   值得关注的美国政治“极化”趋势 [J].
周琪 ;
王欢 .
当代世界, 2011, (04) :24-27
[5]   伊朗核问题的“解”与“无解” [J].
徐进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3) :138-148+6
[6]   利比亚的核政策:历史与现实 [J].
岳汉景 .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9, (03) :53-59
[7]   南非核政策的历史透析 [J].
赵恒 .
西亚非洲 , 2004, (04) :49-52
[8]  
美国—英国加大对伊朗制裁力度[N]. 人民日报. 2011 (021)
[9]  
日印搞海上交通线战略对话印媒称北京恐慌 .2 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1-10/2127429.html .
[10]  
南海问题:美国从中立到高调介入 .2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2/15/c1288212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