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

被引:4
作者
关汉华
机构
关键词
土司制; 改土归流; 贵州置省; 鄂尔泰; 雍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南民族地区过去主要是土司制统治,进入明代后,由于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和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日益发展,土司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因而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便出现了改土归流的趋势,永乐十二年贵州置省,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标志。入清以后,这一趋势显著加强,雍正年间鄂尔泰在西南三省的改流,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土司的叛乱后,终使西南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得以完成。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以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