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居民2002-2009年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30
作者
伍啸青 [1 ,2 ,3 ]
戴龙 [1 ,2 ,3 ]
魏云 [4 ]
陈忠龙 [1 ]
谭东 [1 ]
机构
[1]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
[2] 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基地
[3] 厦门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学基地
[4]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伤害; 死亡;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2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分析厦门市居民2002-2009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预防和控制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厦门市居民2002-2009年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的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和疾病负担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2-2009年,厦门市伤害死亡率为43.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40/10万,居死因顺位的第5位。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为149 531年,PYLL率为11.85‰,平均PYLL为0.012人年/人。在伤害中,交通事故死亡率15.72/10万,居第1位,其他依次是自杀(11.04/10万)、意外跌落(7.45/10万)、溺水(2.24/10万)、意外中毒(1.32/10万)。少年儿童组首位伤害死因是溺水,中青年组为交通事故,老年组为意外跌落。结论伤害已成为厦门市居民第5位死因,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主要死因不同,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江苏省2003-2005年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水平分析 [J].
杨婕 ;
周金意 ;
覃玉 ;
韩仁强 ;
王培桦 ;
武鸣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 14 (11) :1115-1118
[2]   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状况分析 [J].
段蕾蕾 ;
吴春眉 ;
邓晓 ;
蒋炜 ;
王建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21 (03) :10-13
[3]   应尽快将伤害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国家公共卫生议程 [J].
王克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3) :10-11
[4]   自杀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J].
崔树伟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1) :109-111
[5]   我国近40年来死因构成的变迁及预防对策的思考 [J].
蔡亚平 .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04) :343-347
[6]   厦门市区1987~1997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J].
戴龙 .
实用预防医学, 2000, (02) :102-104
[7]   我国面临的人口与健康问题 [J].
秦伯益 .
中国新药杂志, 1999, (10) :649-654
[8]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陈竺,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