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结构性缺失

被引:1
作者
吴延溢
那述宇
机构
[1] 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系
[2] 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系 南通
[3] 南通
关键词
宪法监督; 模式; 结构; 要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要建立一种较完善的宪法监督模式,就应当对宪法监督关系中的各种结构性要素给予充分的关照,将这些要素合理地纳入到宪法监督模式中,使得宪法监督模式在对象、主体和内容方面都具有充分的复合性。然而我国目前的监督模式在这些结构性要素方面未能充分地展开,在监督对象上存在着根本性短缺和体制性残缺,在监督主体上忽略了社会化的参与主体的作用,在监督的内容上则一般局限于规范性文件,即使是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也存在明显的缺憾。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吴家麟自选集.[M].吴家麟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