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NF-κB在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8
作者:
张波
王志农
王军
黄盛东
刘延玲
徐志云
张宝仁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研究所
[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上海
[4] 上海
来源: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心肌;
再灌流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 [心脏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单纯体外循环(CPB)组、缺血再灌流(IR)组、缺血再灌流加特异性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组。建立山羊CPB模型,心脏行缺血60min,恢复血流再灌流90min,PDTC组在心肌缺血前应用PDTC(100mg kg)。于心肌再灌流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及测定局部心功能,并应用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同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流能引起典型心肌缺血损伤的组织学改变,IR组NFκB在缺血心肌组织中大量激活,心肌组织中NFκB的活性水平显著高于CPB组(P>0.05);而PDTC组再灌流60、90min后,NF-κB的核转录活性明显减弱,显著低于IR组(P<0.05);原位末端标记表明,IR和PDTC组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1.2±0.4)%和(6.4±0.2)%,心肌损伤显著减轻(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中起重要作用,PDTC通过抑制NFκB的核转录活性,从而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8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