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研究——基于I-O SDA模型的分析

被引:17
作者
邓荣荣 [1 ,2 ]
陈鸣 [1 ]
机构
[1]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美贸易; 隐含; 碳排放; I-O SDA模型;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4.09.024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06 ;
摘要
本文基于中美两国非竞争(进口)型可比价投入产出表,测算与分析了中美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了影响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含碳量与净贸易含碳量持续为正,并呈现递增的态势,表明我国为促进对美国的出口,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此外,虽然进出口规模是影响中美贸易含碳量最主要的因素,但减少我国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二是降低各部门单位产出对高碳排放行业产品与服务的直接与间接消耗,三是促进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高能耗产品与服务的进口。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美商品贸易中的内涵碳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J].
尹显萍 ;
程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8) :45-55
[2]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J].
张友国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287-1310
[3]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贸易调整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 [J].
周新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17-24
[4]   低碳约束下我国贸易结构的合理性研究 [J].
刘轶芳 ;
蒋雪梅 ;
祖垒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106-113
[5]   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 [J].
李景华 .
系统工程, 2004, (09) :69-73
[6]  
Trade in ‘virtual carbon’: Empirical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J] . Giles Atkinson,Kirk Hamilton,Giovanni Ruta,Dominique Van Der Mensbrugghe.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2010 (2)
[7]  
Analyses of CO 2 emissions embodied in Japan–China trade[J] . Xianbing Liu,Masanobu Ishikawa,Can Wang,Yanli Dong,Wenling Liu.Energy Policy . 2009 (3)
[8]  
Evaluat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J] . Boqiang Lin,Chuanwang Sun.Energy Policy . 2009 (1)
[9]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A case study of CO 2 emissions[J] . Yan Yunfeng,Yang Laike.Energy Policy . 2009 (1)
[10]  
The role of CO 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 . Bin Shui,Robert C. Harriss.Energy Policy . 200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