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人工沙棘林地上部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

被引:14
作者
阮成江
李代琼
机构
[1]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关键词
沙棘; 人工林; 地上部;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6 [沙棘];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收获法测定安塞沙棘人工林不同林龄林分的地上部生物量 ,分析沙棘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地上部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的变化趋势 ,建立沙棘单株地上部各器官分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沙棘人工林 4~ 5a即可郁闭 ,郁闭度为 0 .8~ 0 .9。 1~ 8龄内 ,地上部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8~ 11龄增加缓慢 ,11~ 13龄趋于稳定 ,13龄的沙棘人工林地上部生物量为 115 1g m2 ,地上部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为 :主茎 410g m2 (占 35 .6 % ) ,枝 478g m2 (占41.5 % ) ,叶 2 15g m2 (占 18.8% ) ,果 2 0g m2 (占 0 .0 2 % ) ,枯枝 2 8g m2 (占 0 .0 2 % )。 8龄沙棘人工林的净初级生产量为 6 0 0g (m2 ·a) ,此林龄后需采取林中间种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Carr.)、杨树 (Populussp .)等树种及牧草或平茬复壮等措施对林分进行改造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土丘陵区沙棘地上部生物量估测模型 [J].
阮成江 ;
李代琼 .
陕西林业科技, 1999, (02) :6-10
[2]   沙棘柠条的生物量及立地因子分析 [J].
刘占德,刘增文 .
西北农业学报, 1994, (02) :92-96
[3]   刺槐单株生物量动态研究 [J].
毕君 ;
黄则舟 ;
王振亮 .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3, (04) :278-282
[4]   沙棘人工幼林生物量的研究 [J].
宋西德 ;
白立强 ;
刘天毅 .
陕西林业科技, 1991, (03) :30-33
[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沙棘根系特性与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从心海 ;
梁一民 ;
李代琼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6) :98-103
[6]  
飞播沙棘成林特点及经营管理[J]. 李代琼,从心海,刘耀宏,梁一民,许仲玉.沙棘. 1988 (01)
[7]  
植物生理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沙生等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