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碳源与碳汇变化的时序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秋红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源; 碳汇; 湖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地区在发展中的普遍共识。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以1995~2008年为研究时序,从能源消费、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土地利用变化与牲畜管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废水处理和排放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碳源与碳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995~2008年,湖南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在2.20亿t(2000年)至3.99亿t(2008年)CO2当量之间,14a间增长了61.18%,年均增长3.74%;碳汇总量约在17.54亿t(1995年)至25.37亿t(2007年)CO2当量之间,14a间增长了36.07%,年均增长约2.40%;能源消费与农业部门是湖南省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林地是湖南省碳汇的主要来源;综合碳源与碳汇变化的均衡结果,1995~2008年湖南省呈碳汇盈余状态,净碳汇在2001~2007年持续增加,14a间增长了31.94%,年均增长2.15%。
引用
收藏
页码:766 / 7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钱杰.华东师范大学.2004, 04
[2]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M].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水泥生产企业CO2排放量的计算 [J].
汪澜 .
中国水泥, 2009, (11) :21-22
[4]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固碳潜力估算 [J].
张林 ;
王礼茂 ;
王睿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2) :111-115
[5]   西藏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王建林 ;
常天军 ;
李鹏 ;
成海宏 ;
方华丽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931-938
[6]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热值分析 [J].
孙晓杰 ;
徐迪民 ;
李雄 ;
李兵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356-360+378
[7]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经济价值初探 [J].
胡长青 ;
桂小杰 ;
徐永新 .
湖南林业科技, 2005, (03) :1-6
[8]   广州城市绿地系统碳的贮存、分布及其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J].
管东生 ;
陈玉娟 ;
黄芬芳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5) :53-57
[9]  
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D].黄明蔚.华东师范大学.2007, 02
[10]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D].汪青.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