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带深松条件下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土壤水温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李静静 [1 ,2 ]
李从锋 [2 ]
李连禄 [1 ]
丁在松 [2 ]
赵明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生长发育; 秸秆覆盖量; 秸秆覆盖方式; 土壤水温;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免耕秸秆覆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明确宽行覆盖窄行深松交错种植条件下覆盖带适宜的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方式,2012—2013年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了春玉米的田间试验。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80 cm+40 cm宽窄行种植,宽行间覆盖秸秆,窄行间进行苗带深松,设置8.42 t hm–2覆盖量下粉碎覆盖(100SC)、整秆覆盖(100SP)、4.21 t hm–2覆盖量下粉碎覆盖(50SC)、整秆覆盖(50SP)和不覆盖(CK)处理,测定土壤水分和温度、出苗状况、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与深松结合条件下,4种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其中50SC处理在花前0~15 cm土壤降温幅度最小,其他覆盖处理显著降低花前土壤温度。各覆盖处理明显提高了苗期整齐度,秸秆覆盖对苗期的生育期天数略有推迟。与CK相比,50SC提高了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千粒重和穗粒重分别提高10.9%(P<0.05)和6.5%(P<0.05),产量提高4.78%,达12243 kg hm–2。50SC条件下产量与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DMA)、花后/花前DMA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宽行覆盖窄行深松交错种植有利于缓和秸秆覆盖对出苗的物理阻碍,其中秸秆以4.21 t hm–2的覆盖量粉碎覆盖效果最好,该处理可为玉米提供稳定有利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提高了生育后期的物质积累以及籽粒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787 / 17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J].
蔡太义 ;
陈志超 ;
黄会娟 ;
黄耀威 ;
张合兵 ;
刘昌华 ;
贾志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 (07) :1396-1404
[2]   免耕覆盖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张萌 ;
李立科 ;
郝明德 .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22 (06) :67-72
[3]   华北平原秸秆覆盖冬小麦减产原因分析 [J].
陈素英 ;
张喜英 ;
孙宏勇 ;
邵立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 (05) :519-525
[4]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蒸发特性影响 [J].
柏会子 ;
王洋 ;
石海 ;
陈笑莹 .
土壤与作物, 2012, 1 (04) :241-247
[5]   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利用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J].
高飞 ;
贾志宽 ;
韩清芳 ;
李永平 ;
杨宝平 ;
侯贤清 ;
路文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 (01) :104-112
[6]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Ⅱ.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作物生理效应及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J].
蔡太义 ;
黄会娟 ;
黄耀威 ;
贾志宽 ;
杨宝平 ;
张睿 ;
韩清芳 ;
聂俊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06) :108-114
[7]   秸秆覆盖下超高产夏玉米农田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J].
王晖 ;
刘泉汝 ;
张圣勇 ;
沈加印 ;
赵丹丹 ;
于京平 ;
李全起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5) :261-264
[8]   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Ⅰ.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J].
蔡太义 ;
贾志宽 ;
黄耀威 ;
黄会娟 ;
杨宝平 ;
张睿 ;
韩清芳 ;
聂俊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05) :63-68+74
[9]   覆盖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迎 ;
刘小飞 ;
段爱旺 ;
高阳 ;
张俊鹏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15) :189-193
[10]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蓄水保墒及节水效益的影响 [J].
蔡太义 ;
贾志宽 ;
黄耀威 ;
黄会娟 ;
孟蕾 ;
杨宝平 ;
李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1) (S1) :23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