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并网后的电网电压和功率分析

被引:16
作者
张新燕 [1 ]
王维庆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并网; 节点电压; 风电穿透力; 仿真;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09.17.019
中图分类号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对用鼠笼式感应发电机发电的恒速风力机和用双馈感应发电机发电的变速风力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网的接入方式、接入风力发电机后的电网电压和功率进行了分析,对不同风电穿透力下电压对风速扰动的响应进行了讨论,并对电网故障时电压变化及风电场低压穿越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方法得到了相关结论:不同风力机机型对电网的作用不同;鼠笼式风电机组构成的风电场穿透功率大于10%以后会引起公共连接点处电压偏移超过10%;电网故障后双馈风电机组和鼠笼式风电机组电压恢复能力不同,在风电场加入STATCOM后,可以实现低电压穿越。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风电场穿透功率极限计算方法综述 [J].
廖萍 ;
李兴源 .
电网技术, 2008, (10) :50-53
[2]   大容量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暂态稳定特性和调度对策研究 [J].
张红光 ;
张粒子 ;
陈树勇 ;
安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31) :45-51
[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研究的新进展(英文) [J].
戴慧珠 ;
王伟胜 ;
迟永宁 .
电网技术, 2007, (20) :16-23
[4]   改善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 [J].
迟永宁 ;
王伟胜 ;
戴慧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5) :25-31
[5]   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的电压稳定性问题探讨 [J].
李建丽 ;
李黎黎 .
太阳能, 2006, (06) :48-50
[6]   含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多时段动态优化潮流 [J].
陈金富 ;
陈海焱 ;
段献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03) :31-35
[7]   基于近似线性规划的风电场穿透功率极限优化的改进算法 [J].
郑国强 ;
鲍海 ;
陈树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10) :70-73
[8]   并网风力发电场的最大注入功率分析 [J].
吴俊玲 ;
周双喜 ;
孙建锋 ;
陈寿孙 ;
孟庆和 .
电网技术, 2004, (20) :28-32
[9]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线性化动态模型及运行特性分析 [J].
李晶 ;
王伟胜 ;
宋家骅 .
电网技术, 2004, (13) :13-17
[10]   基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风电场穿透功率极限计算 [J].
申洪 ;
梁军 ;
戴慧珠 .
电网技术, 2002, (08)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