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研究

被引:50
作者
郭玉春
林文雄
石秋梅
梁义元
陈芳育
何华勤
梁康迳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低磷胁迫; 筛选指标;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2.037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难溶性磷酸盐Ca3 (PO4) 2 为唯一磷源 ,在pH值为 5 .5条件下产生相对高浓度低磷胁迫及以NaH2 PO4为磷源配制P浓度为 0 .5mg·L-1的相对低浓度低磷胁迫的两个水培环境 ,分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磷效率进行评价 .以相对分蘖干重 (RTW )、相对总生物量 (RPW )、相对分蘖数 (RTN)、相对根系干重(RRW )、相对地上部干重 (RSW )、相对叶龄 (RLA)和相对株高 (RPH)作为耐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的磷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若以能产生分蘖的相对高浓度低磷胁迫进行筛选时 ,相对分蘖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总生物量可作为较好的筛选指标 ,其中相对分蘖干重不仅与其它指标间的相关性强 ,且品种间差异和变异系数均较大 ,能准确、灵敏地反映不同基因型间的耐低磷胁迫能力 ;若采用相对低浓度的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进行耐低磷种质筛选时 ,筛选指标则不同 ,最好的单一筛选指标应是相对地上部干重或相对总生物量 .
引用
收藏
页码:1587 / 15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低磷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苗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及水分的影响 [J].
曹靖 ;
张福锁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6) :731-735
[2]   筛选磷高效小麦种质的磷源液相控制释放系统建立的原理和方法 [J].
刘国栋 ;
李振声 ;
李继云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2) :71-77
[3]  
有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研究[J]. 李继云,刘秀娣,周伟,孙建华,童依平,刘文杰,李振声,王培田,姚树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