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常离体子宫动脉血管网三维模型的构建及意义

被引:31
作者
陈春林 [1 ]
黄睿 [1 ]
刘萍 [1 ]
欧阳振波 [1 ]
唐雷 [2 ]
李泽宇 [2 ]
刘畅 [2 ]
洪辉文 [2 ]
吴坤成 [2 ]
钟光明 [2 ]
胡杰威 [2 ]
李鉴轶 [2 ]
余艳红 [1 ]
钟世镇 [2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
[2]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 子宫动脉; 模型; 灌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22 [人体解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人子宫动脉血管网表达的特点及意义。方法2008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获取正常成年新鲜离体子宫、双附件及阴道一套,应用血管铸型技术构建人正常离体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观察子宫动脉血管网的形态及血供分布情况。结果(1)构建的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可清楚显示子宫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的走行,表现在:①子宫动脉自主干依次分出膀胱支、输尿管支、上行支和下行支等分支动脉。②子宫动脉上行支沿途向宫体分出数条弓状动脉,在宫底部分出卵巢支、输卵管支和宫底支,弓状动脉再发出若干螺旋动脉。(2)观察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发现:①子宫动脉存在明显的同侧供血倾向,双侧子宫动脉在子宫的中轴线处存在交通支,但较为细小。②子宫动脉上行支主要向宫体及双附件供血,而下行支主要向宫颈供血,较少向阴道供血。结论采用血管铸型技术可构建理想的离体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为系统研究人子宫动脉血管网的解剖形态及血供分布提供了血管解剖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猪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 [J].
陈春林 ;
黄睿 ;
刘萍 ;
唐雷 ;
李泽宇 ;
刘畅 ;
洪辉文 ;
吴坤成 ;
钟光明 ;
胡杰威 ;
李鉴轶 ;
欧阳振波 ;
余艳红 ;
钟世镇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12) :906-909
[2]   子宫切除对卵巢血供和卵巢功能的影响 [J].
杨湘军 ;
陈勇刚 ;
方秀丽 ;
朱明 .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17) :2356-2359
[3]   人体管道铸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J].
李忠华 ;
徐达传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 (05) :592-593
[4]   保留子宫卵巢血管子宫三角形次全切除术临床应用 [J].
庄良虹 ;
朱惠湘 .
中国综合临床, 2006, (09) :849-851
[5]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 [J].
高成杰 ;
原晓景 ;
裴强 ;
徐达传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 (01) :39-42
[6]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J].
单锦露 ;
张绍祥 ;
刘正津 ;
谭立文 ;
林支付 ;
唐泽圣 .
解剖学杂志, 2005, (03) :337-339
[7]   中国可视人体数据子宫及附件薄层断层解剖学观测 [J].
单锦露 ;
张绍祥 ;
刘正津 ;
谭立文 ;
邱明国 ;
李七渝 ;
李恺 ;
崔高宇 ;
郭燕丽 ;
刘光久 ;
刘继军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05) :396-398
[8]   子宫良性病变保留子宫内膜和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术式探讨 [J].
左常婷 ;
刘新民 ;
王晓岩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2, (03) :161-164
[9]  
妇产科放射介入治疗学.[M].陈春林;刘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  
人体铸型标本的设计和制作.[M].李忠华等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