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与CO排放的关系研究

被引:5
作者
肖周燕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化; CO2排放; 改革开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 [中国];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3001 ;
摘要
目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十二五"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相关部门在进行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城市发展水平与CO2排放的关系。通过协整理论及修正误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国经历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虽然1949-2007年城市化与CO2排放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化和CO2排放量都呈现出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CO2排放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且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化水平对CO2排放影响存在差异。另外,尽管从短期来看,CO2排放不受当年城市化变动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不论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与CO2排放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城市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决算时不能脱离城市化发展阶段,即要考虑短期影响,更要在战略高度进行长期规划,可通过把握城市化的进程来控制CO2排放增长的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 [J].
何吉多 .
西部论坛, 2010, 20 (05) :79-86
[2]   中国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协整分析 [J].
孙慧宗 ;
李久明 .
人口学刊, 2010, (05) :32-38
[3]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 [J].
林伯强 ;
刘希颖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66-78
[4]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5]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6]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285-292
[7]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 [J].
李国璋 ;
王双 .
财经研究, 2008, (08) :52-62
[8]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8, (06) :4-11+36
[9]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10]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