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人工侧柏林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9
作者
汤茜
尤海梅
王梦君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人工侧柏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 徐州;
D O I
10.16119/j.cnki.issn1671-6876.2006.02.019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徐州周围山地人工侧柏林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勘察的基础上,建立了10块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地.通过对群落的生境条件、种类组成和结构等的调查,详细分析了徐州市现有侧柏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徐州周围山地现有人工侧柏林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生长更新缓慢.建议引种朴树、臭椿、黄连木、三角槭、梧桐、女贞等树种,以改造林相,促进地带性植被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与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J].
阎传海 ;
徐科峰 .
地理科学, 2005, (01) :94-101
[2]   台湾常绿阔叶林主要类型及其与大陆常绿阔叶林的关系 [J].
宋永昌 ;
徐国士 ;
陈伟烈 ;
王希华 ;
达良俊 ;
陈添财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6) :719-732
[3]   群落结构特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以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为例 [J].
朱志红,王刚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2) :184-192
[4]   生境及其多样性的测定 [J].
祝宁 .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2, (01) :1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