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下的需求响应研究

被引:4
作者
周晓薇
谈金晶
陈昕儒
机构
[1]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需求响应; 调度技术; 数据信息技术; 交易平台技术; 运作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基于能源互联网背景,研究了需求侧资源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双向互动,分析了需求响应与调度控制、数据信息、交易平台等其他能源互联网重要技术的深度融合,并设计了能源互联网下需求响应运作机制,最终实现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大能源网络内各类设备的交互,达到多源互补、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 [J].
田世明 ;
栾文鹏 ;
张东霞 ;
梁才浩 ;
孙耀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82-3494
[2]   能源互联网技术框架研究 [J].
周海明 ;
刘广一 ;
刘超群 .
中国电力, 2014, 47 (11) :140-144
[3]   需求侧互动响应: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一环 [J].
姚建国 .
国家电网, 2014, (09) :50-51
[4]   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 [J].
曹军威 ;
杨明博 ;
张德华 ;
明阳阳 ;
孟坤 ;
陈震 ;
林闯 .
南方电网技术, 2014, 8 (04) :1-10
[5]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6]   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J].
查亚兵 ;
张涛 ;
黄卓 ;
张彦 ;
刘宝龙 ;
黄生俊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 (06) :702-713
[7]   自动需求响应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J].
高赐威 ;
梁甜甜 ;
李扬 .
电网技术, 2014, 38 (02) :352-359
[8]   美国和日本需求响应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 [J].
裴丽君 .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3, 15 (02)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