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西江特大洪水对河流碳输出通量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孙会国 [1 ]
汉景泰 [1 ]
张淑荣 [2 ]
吕喜玺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西江; 洪水; 河流碳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22 [洪水];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5年6月西江(珠江主干流)发生了一次重现期近200年的特大洪水事件.在此洪水过程中,通过系列采样,对河水总悬浮物(TSS)、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进行实验室测定,对洪水水体的碳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作了讨论.这些参数反映了流域地表和地下径流在洪水过程中的变化.洪水事件对西江POC通量的估算影响最大,其次为DOC,而对DIC影响较小.通过分别对西江全年及洪水期(2005年6月21~28日)的碳通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洪水期DIC,DOC和POC的通量分别为1.52×10~6,0.24×10~6,0.54×10~6g·km-2·a-1,分别占全年碳通量的14.87%,24.75%和44.89%,洪水期间碳输出量对河流碳输出总量及构成方式有不可忽略的贡献,研究洪水事件的碳通量对于准确认识洪水频发河流的碳通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773 / 27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珠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成因
    陈静生
    何大伟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 61 - 68
  • [2] Q. Gao,Z. Tao,C. Shen,Y. Sun,W. Yi,C. Xing.Riverine organic carbon in the Xijiang River (South China): seasonal variation in content and flux budget[J].Environmental Geology,2002(7)
  • [3] Implication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for biogeochemical budgets of estuaries
    Webster, IT
    Parslow, JS
    Smith, SV
    [J]. ESTUARIES, 2000, 23 (03): : 341 -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