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福岛核危机后日本新能源格局的转变及其影响与启示
被引:5
作者:
樊柳言
[1
,2
]
曲德林
[1
]
汪海波
[2
]
王衍行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福岛核危机;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核能;
能源应急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日本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会对全球的能源变革产生巨大作用。从第一次石油危机至今,日本的新能源无论是总量还是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份额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不仅是因为新能源的技术和设备有了长足进步,更重要的是来自日本政府能源政策的支持,但2011年的福岛核危机将彻底改变日本的能源格局。日本政府宣布将中止核电发展计划,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下一步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然而日本的规模化可再生能源过程也面临着如何弥补核电站退役后的电力缺口、国土面积狭小、电网网架薄弱以及因电价过高导致的巨额补贴费用等诸多困难。与此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日本经济新的增长点。日本核危机使全球核能遭遇低潮期,而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有可能催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同时也认识到,能源来源的过于单一化使得能源风险加剧,需要建立健全的、快速的能源应急机制,加大国际间能源合作,突破能源技术壁垒。此次日本核危机促使中国反思自身的核电发展策略。中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当前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大产品技术含量,切勿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拓展非主流型可再生能源生产设备市场。政府要把握整体布局,避免出现区域性生产"过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