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及储集特征

被引:13
作者
覃建雄,曾允孚,杨俊杰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沉积相,成因,沉积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白云岩化,模式,储集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6 [地层与成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白云岩化可划分为蒸发泵-渗透回流白云岩化、混合水(早期和晚期)白云岩化、埋藏压宾流(非脉状)铁白云岩化和构造热液(脉状)白云岩化四种成因模式。成岩早期混合水粉晶(颗粒)白云岩和中晶残余颗粒白云岩平均孔隙度2.64%,渗透率7.5×10-3μm2,是区内主要的储集岩,后生期铁白云石脉与油气藏分布具明显的一致性,发育H2O、CO2气液包裹体和烃类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是寻找油气的重要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84+3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