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共同体建设:历史模式与秩序观念

被引:13
作者
张小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东亚; 地区共同体; 历史模式; 秩序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31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东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的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其中包含着不同的地区秩序观念。东亚共同体建设,就是如何把东亚塑造成一个地区和建立某种地区秩序的过程,或者说,就是怎么样实现东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东亚共同体之成为现实,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系列国家组成一个地理区域、一系列共有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共有的地区意识或地区认同。有史以来,东亚地区先后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模式或秩序,即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以及当代的东亚共同体模式。这些模式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特征:第一个模式是稳定的,但却是不平等的;第二个模式是征服性的,也是不平等的,并且导致了大规模的武力冲突;第三个模式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当前和未来的东亚共同体建设,必须回答和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未来的东亚共同体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是由大国主导的还是成员国完全平等的?东亚地区共同体的共有观念、规则和制度如何形成?因此,东亚国家需要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本地区特点和利益的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华夷秩序”论 [J].
何芳川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6) :30-45
[2]  
THE RISE OF CHINA AND COMMUNITY BUILDING IN EAST ASIA.[J].Zhang Xiaoming.Asian Perspective.2006, 3
[3]  
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M].王正毅; (美) 卡勒; (日) 高本诚一郎;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古代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M].梁志明等著.昆仑出版社.2006,
[5]  
超越威斯特伐利亚?.[M].陈玉刚;袁建华主编;.时事出版社.2004,
[6]  
美国与中国.[M].[美]费正清 著;张理京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7]  
中缅关系史.[M].余定邦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8]  
从东盟到大东盟.[M].王士录;王国平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9]  
远东国际关系史.[M].(美)马士(HoseaBallouMorse);(美)宓亨利(HarleyFarnsworthMacNair)著;姚曾〓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