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血方剂对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血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张蕾 [1 ]
刘欣 [1 ]
王丽华 [1 ]
赵京霞 [1 ]
李萍 [1 ]
王莒生 [2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药理室、病理生理室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热证; 血燥证; 血瘀证; 理血解毒方剂;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6;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0.12.002
中图分类号
R275 [中医皮科];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观察理血方剂对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10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辨证分为血热型47例,血燥型31例,血瘀型25例,分别内服凉血解毒方、养血解毒方和活血解毒方。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与3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银屑病患者治疗前IFN-γ、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经治疗后血热、血燥、血瘀3种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血清的IFN-γ、IL-6及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血热证和血燥证患者IFN-γ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热证与血瘀证患者血清中的IL-6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IFN-γ、IL-6及TNF-α与银屑病病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表达水平与证型无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83 / 1085+1092 +10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凉血解毒方对Jurkat T淋巴细胞增生、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J].
刘欣 ;
李萍 ;
赵京霞 ;
梁代英 ;
王燕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 (04) :418-422
[2]   银屑病“血分蕴毒”病机解析 [J].
李萍 ;
王莒生 ;
赵京霞 ;
王萍 ;
刘欣 ;
张广中 ;
周冬梅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 (04) :413-417
[3]   中药对银屑病的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林燕 ;
孙虹 .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 (03) :68-70
[4]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 [J].
邓丙戌 ;
姜春燕 ;
王萍 ;
刘瓦利 ;
瞿幸 ;
赵一鸣 ;
陈凯 ;
蔡念宁 ;
陶毅 .
中医杂志, 2006, (10) :770-772
[5]   银屑病发病的遗传与免疫机制 [J].
满孝勇 ;
郑敏 .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04) :238-240
[6]   银屑病角朊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ANTES的表达 [J].
刘元林 ;
鲁祖清 .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4, (02) :79-80
[7]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验 [J].
陈凯 ;
孙丽蕴 .
中国医药学报, 2003, (09) :540-542
[8]  
临床皮肤病学[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赵辨主编, 2001
[9]  
中医皮肤病学[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金起凤,周德瑛主编, 2000
[10]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 中国展望出版社 , 赵炳南等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