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后的功能变化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

被引:10
作者
石如海,祝善俊,杨映波,冯素珍,徐有奇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5医院心内科,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科实验室,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放免室
关键词
冠心病,内皮细胞,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前列环素;
D O I
10.13201/j.issn.1001-1439.1995.04.001
中图分类号
R541.40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本文通过对48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酮类固醇-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测定,以了解CH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情况及功能变化,并与正常人及卡托普利(Cap)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浆CEC、ET、ACE明显高于正常;6-keto-PGF1a则明显低于正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CEC与ET、ACE呈显著正相关;与6-keto-PGF1a呈显著负相关。通过Cap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Cap对CHD患者的VEC损伤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8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