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毒素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7
作者
林晶
机构
[1] 泉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关键词
贝类毒素; 检测方法; 小白鼠生物分析法; 化学仪器分析法; 免疫学法;
D O I
10.13446/j.cnki.jlvu.000901
中图分类号
R114 [卫生毒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5 ;
摘要
总结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西加鱼毒及Azaspiracids(AZAs)贝毒的检测方法,包括小白鼠生物分析法、免疫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分析各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贝类毒素分析技术的研究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腹泻性贝毒素软海绵酸的昆明系小鼠生物学检测法的建立 [J].
柳俊秀 ;
胡乐琴 ;
何培民 .
生态毒理学报, 2009, 4 (03) :446-451
[2]   赤潮藻毒素种类与化学结构研究进展 [J].
柳俊秀 ;
何培民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9, 4 (02) :144-147
[3]   快速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测定贝类中软骨藻酸残留量 [J].
吴映璇 ;
林峰 ;
林海丹 ;
邵琳智 .
分析试验室, 2008, 27(S2) (S2) :173-175
[4]   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快速检测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的初步研究 [J].
刘仁沿 ;
梁玉波 ;
陈冰君 ;
许道艳 ;
梁斌 .
分析试验室, 2008, (07) :26-29
[5]   贝类毒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余亚英 ;
袁唯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10) :175-178
[6]   失去记忆性贝毒ASP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J].
许道艳 ;
刘仁沿 ;
董玉华 ;
梁玉波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3) :237-240
[7]   利用蛋白磷酸酶活力抑制法检测牡蛎体内的腹泻性贝毒 [J].
李爱峰 ;
于仁成 ;
李钧 ;
唐祥海 ;
王云峰 ;
颜天 ;
周名江 .
分析化学, 2006, (03) :283-287
[8]   ELISA与小白鼠生物法检测贝类中麻痹性贝毒的比较 [J].
于兵 ;
曹际娟 ;
尤永莉 ;
麻丽丹 ;
于珂 ;
赵昕 ;
王殿夫 .
检验检疫科学, 2005, (01) :32-35
[9]   贝类毒素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J].
曹际娟 ;
卫锋 ;
马惠蕊 ;
唐守亭 ;
储晓刚 ;
方晓明 ;
张艺兵 .
检验检疫科学, 2004, (01) :53-56
[10]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腹泻性贝毒研究 [J].
方晓明 ;
唐毅锋 ;
刘俊平 ;
曹际娟 .
检验检疫科学, 2003, (06)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