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复合创伤应激对兔血浆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翟惠敏
李亚洁
陈光忠
罗炳德
赵卫东
尹东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护理部
[2] 第一军医大学高温医学教研室
[3] 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力学中心
关键词
湿热环境; 高温环境; 创伤; 应激; 胰高血糖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1 [创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创伤复合应激条件下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规律 ,为研究提高部队应对应激反应的能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 1)常温对照组置于干球温度 2 4± 1℃、相对湿度 5 5 %± 5 %环境 2h ;( 2 )常温创伤组置于同等环境 ,以 3 5 0N的力撞击致兔右后肢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 2h ;( 3 )湿热无创组置于仿真模拟气候舱 (干球温度 3 8± 1℃ ,相对湿度 65 %± 5 % ) 2h ;( 4)湿热创伤组同时施加 ( 2 )、( 3 )两种条件 2h。结果  4组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常温创伤组、湿热无创组、湿热创伤组胰高血糖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常温对照组 ,其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组血浆胰高血糖素分别于 1h、1.5h、2h处于较高水平 (P <0 .0 5 )。结论 湿热、创伤以及两者复合应激均使兔血浆胰高血糖素明显升高 ,其变化趋势与机体对应激的反应程度一致。湿热环境应激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创伤更为严重。应激源刺激机体 1~ 1.5h是决定机体内环境是否可以维持稳态的关键时期 ,早期动态观察胰高血糖素变化以及其它应激激素和指标 ,对把握干预时机 ,提高机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胃肠肽类激素基础与临床.[M].陈元方;(美)[T.亚马达]TadatakaYamada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  
内分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M].杨钢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和血糖变化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 [J].
吴承志 ;
赵涪田 ;
王靖东 ;
董少军 ;
吕晓侠 ;
马锐 ;
周岩 ;
周桂珍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0, (01) :31-34
[4]   高温环境复合因素对战士血中电解质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J].
马先鹤 ;
邹飞 ;
陈君 ;
罗炳德 ;
华旭初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9, (05) :329-332
[5]   应激反应浅析 [J].
顿广富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100-102
[6]   湿热应激对小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J].
李权超 ;
何英强 ;
谭终意 ;
陈飞华 ;
王身笏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7, (05)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