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郭新荣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机械化; 保护性耕作; 土壤; 理化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33.1 [土壤耕作作业机械化];
学科分类号
082801 ;
摘要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山西临汾开展研究已经有多年了。在试验区,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给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同时改善了区域环境。通过对13年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与传统土壤耕作技术试验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更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蓄水量,每年蓄水量平均增加率为17%、每年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0.065%,耕作层土壤的密度减小了10.07%,耕层内SO42-含量、Cl-含量分别减少了11.045%和21.839%。图1,表4,参5。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不同耕作和轮作下潮棕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周转特征 [J].
史奕 ;
李德文 ;
孟凡祥 ;
陈欣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6, (03) :221-224
[2]   黑土区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研究 [J].
侯伟 ;
张树文 ;
李晓燕 ;
张惠琳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1) :43-46
[3]   可持续机械化旱作农业研究 [J].
高焕文,李洪文,陈君达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1)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