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天然群体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贫乏的初步证据

被引:13
作者
张四明
邓怀
危起伟
汪登强
吴清江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鲟,蛋白质电泳,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遗传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为了阐明我国Ⅰ级珍稀水生保护动物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特征,为其资源的监测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华鲟天然群体进行了蛋白质遗传多态性研究。共研究了15种蛋白质,有4种蛋白无活性或活性很低,在有活性的11种蛋白中共测得26个座位;在26个座位中,只有1个座位(MDH-1)为多态座位。中华鲟多态座位比例(P)为390%,遗传杂合度(H)为004,均远远低于其他鱼类P和H值的平均水平,说明中华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较贫乏,与其他鲟鱼类的情况类似。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