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岛—胜海潜山带的古岩溶作用

被引:13
作者
刘家铎
孟万斌
周文
杜贤樾
郭汝泰
王永诗
林会喜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成都
[2]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东营
关键词
埕岛—胜海地区; 古潜山; 古岩溶作用; 岩溶标志; 岩溶分带; 溶蚀期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理岛—胜海潜山带的取心资料,在系统观察描述岩心和综合分析地震剖面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古岩溶作用进行了全面研究,对风化壳的岩溶地貌特征、岩溶标志与特征、岩溶分带以及控制岩溶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本区古岩溶作用发育的历史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本区构造发展历史,可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划分为4期:第一期(加里东早期)同生—近地表成岩早期溶蚀作用;第二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风化充期的岩溶作用;第三期(海西晚期—印支期)浅埋藏期溶蚀作用;第四期(燕山期及其后)深埋藏期溶蚀作用.这对于下一步深入研究该区的储集层特征和孔隙演化规律以及对于该区勘探区块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中国隐蔽油气藏.[M].潘元林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98,
  • [2] 古岩溶与油气储层.[M].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译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