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李坤
陈艳霞
陈丽娟
陈传明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从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过程、补偿标准的确立、生态补偿制度依据以及生态补偿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在标准制定、补偿制度连贯性与持续性、法律制度建立、以及理论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应该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有效的监督制度、健全的法律依据、严格的执法程序。政府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逐渐退出参与者的身份,而是应该作为一个监督者和引导者,将生态补偿交由市场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之构建与完善 [J].
王权典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1) :122-129
[2]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J].
陈传明 ;
何承耕 ;
汤小华 ;
李晓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01) :52-53
[3]   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 [J].
李晓光 ;
苗鸿 ;
郑华 ;
欧阳志云 ;
肖燚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875-4883
[4]   国内生态补偿实践进展 [J].
冯艳芬 ;
刘毅华 ;
王芳 ;
杨木壮 .
生态经济, 2009, (08) :85-88+109
[5]   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现状及其借鉴与启示 [J].
柳长顺 ;
刘卓 .
水利发展研究, 2009, 9 (06) :1-4+55
[6]   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补偿标准探讨:以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邱婧 ;
涂建军 ;
王素芳 ;
张红梅 ;
邓聪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05) :163-165
[7]   生态补偿的国际实践模式及其比较研究 [J].
王晓云 .
生产力研究, 2008, (22) :103-104+122
[8]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J].
母学征 ;
郭廷忠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3) :10101-10102+10134
[9]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及其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以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黄承标 ;
罗保庭 ;
杨钙仁 ;
谭海明 ;
廖日香 ;
覃琨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0) :8599-8601+8627
[10]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J].
谢维光 ;
陈雄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4) :6018-6019+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