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贫困农户脆弱性研究*——以甘肃省岷县坪上村为例
被引:24
作者:
冯娇
[1
,2
]
陈勇
[1
]
周立华
[1
,3
]
侯彩霞
[1
,2
]
王睿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4]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贫困;
农户;
生计资本;
脆弱性;
风险;
适应能力;
D O I:
10.13930/j.cnki.cjea.180300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能力"、"风险"等概念在贫困研究领域的应用,脆弱性以前瞻性的视角成为目前贫困研究的热点。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脆弱性研究可以有效识别贫困农户中的脆弱群体,指导农村扶贫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本文以风险—生计资本—适应能力为界面构建贫困农户的脆弱性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重点分析收入、受教育水平、户主年龄及生计资本等因素对农户生计和脆弱性的影响,为扶贫政策制定和相关扶贫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较高,而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偏少,生活水平较低;2)农户的自然灾害风险指标值和经济活动风险指标值相比其他风险指标值较高; 3)适应能力普遍较低,且很多应对风险的适应性举措并没有发挥出实际效果; 4)农户脆弱性与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负相关,中青年户主型农户的脆弱性最低,老年户主型农户脆弱性最高,资本搭配合理型农户遭受风险的影响小、适应能力强、脆弱程度低。总之,研究区一半的农户遭受着高风险的冲击,生计资本严重缺乏,适应能力低下,脆弱程度很高。因此,贫困地区特别是自然条件恶劣的西北部贫困区,未来扶贫政策的制定应该加强对脆弱群体的识别,把脆弱群体作为前瞻性反贫和减贫的重点研究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752 / 1762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