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要素贡献率的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10
作者
张俊峰 [1 ]
张安录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差别化管理; 建设用地; 贡献率; 武汉城市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0.024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利用武汉城市圈2001—2012年39个县区的面板数据和拓展的C-D生产函数,对城市圈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估算,并结合要素贡献率和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划分建设用地管控区,提出了总量控制和差别化调控的建设用地管理模式。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本、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07%、17.68%、62.18%,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依然有着重要作用且暂时很难被资金和劳动有效替代;2城市圈各县区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最高为50.36%,最低仅为0.66%;3按照要素贡献率和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可将城市圈建设用地划分为优先供给区、重点供给区、适度供给区、内涵挖潜区四个管控区;4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可在管控区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通过总量控制和差别化调控两方面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8+193 +1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区域差别化管控 [J].
孔伟 ;
郭杰 ;
欧名豪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4) :100-106
[2]   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刘琼 ;
欧名豪 ;
盛业旭 ;
郭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2) :119-124
[3]   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我国非农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J].
狄剑光 ;
武康平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3, 32 (03) :414-424
[4]   土地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J].
谭术魁 ;
饶映雪 ;
朱祥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9) :61-67
[5]   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 [J].
叶剑平 ;
马长发 ;
张庆红 .
财贸经济, 2011, (04) :111-116+124
[6]   萨伊经济思想再议 [J].
钟祥财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04) :101-109
[7]   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J].
李名峰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60-64
[8]   基于面板数据的土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 [J].
杨志荣 ;
靳相木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5) :409-415
[9]   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 [J].
姜海 ;
曲福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1) :70-75
[10]   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丰雷 ;
魏丽 ;
蒋妍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 (12)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