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天津市生态用地格局演变

被引:53
作者
李颖 [1 ]
冯玉 [1 ]
彭飞 [2 ]
陈树登 [3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生态用地; 地理探测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驱动力; 天津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12.023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用地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和安全的土地单元。认识和探讨生态用地时空分布和形成机理对城市制定土地管理策略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运用土地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法等,综合分析2000—2014年天津市生态用地质量及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天津市生态用地呈持续减少趋势,其中滨海新区表现最明显;生态用地转移对象主要为建设用地。(2)天津市生态用地核面积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部,且呈减少趋势。(3)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用地变化的解释力高于自然因素,解释力最高的3个要素为一产比重变率(0.79)>总人口变化率(0.73)>二产比重变率(0.61),区域产业结构和人口数量对天津市生态用地变化影响强度最大。(4)天津市生态用地动态度变化均为负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逐年减少趋势,其中水域群落创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 [1]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
    王劲峰
    徐成东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 116 - 134
  • [2] 国内外生态用地研究:概念·分类与应用
    吴岚
    张小林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28) : 197 - 199+205
  • [3] 塔里木盆地生态用地分类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刘芳
    张红旗
    [J]. 资源科学, 2016, 38 (05) : 825 - 836
  • [4] 天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多尺度交叉小波分析
    张兵
    王中良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6 (01) : 32 - 39
  • [5] 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化
    涂小松
    龙花楼
    [J]. 资源科学, 2015, 37 (12) : 2451 - 2460
  • [6] 2000-2012年宁夏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彭月
    李昌晓
    李健
    [J]. 资源科学, 2015, 37 (12) : 2480 - 2490
  • [7] 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研究
    褚琳
    黄翀
    刘庆生
    刘高焕
    [J]. 资源科学, 2015, 37 (10) : 1962 - 1972
  • [8] 首都生态圈土地覆被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特征
    张彪
    徐洁
    王硕
    李娜
    [J]. 资源科学, 2015, 37 (08) : 1513 - 1519
  • [9] 基于能值分析和生态用地分类的中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喻锋
    李晓波
    王宏
    张丽君
    徐卫华
    符蓉
    [J]. 生态学报, 2016, 36 (06) : 1663 - 1675
  • [10] 北京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及复杂性
    朱战强
    杨帆
    宋志军
    [J].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 168 -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