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高产栽培技术标准

被引:2
作者
刘桂玲 [1 ]
郑建利 [1 ]
柳新明 [1 ]
田昌庚 [1 ]
张鹏 [2 ]
机构
[1] 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 泰中9号; 旋转回归设计; 数学模型; 效应分析;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探索适合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综合栽培技术,合理配置影响甘薯产量的主要因子,提高甘薯产量,并适当降低化肥的过度使用量,起到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对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采用五因素(1/2实施)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分析了氮肥、磷肥、钾肥、密度、插秧期对该甘薯品种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程度依次为:钾肥(X3)>磷肥(X2)>密度(X4)>氮肥(X1)>插秧期(X5)。"泰中9号"甘薯产量在48977.25~61919.4kg/hm2的1532个组合中优化栽培方案是:折合纯氮160.5~178.2kg/hm2,纯磷81.6~90.15kg/hm2,纯钾227.255~297.45kg/hm2,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是60720~67875株/hm2,适宜的插秧期范围为4月22—29日。研究可为能源型甘薯"泰中9号"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甘薯钾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陆国权 ;
丁守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357-360
[2]  
甘薯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M].陆国权著;.气象出版社.2003,
[3]  
甘薯育种学.[M].陆漱韵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  
中国甘薯栽培学.[M].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