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草的生防作用物

被引:14
作者
张黎华
冯玉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关键词
飞机草; 香泽兰灯蛾; 香泽兰瘿实蝇; 安婀珍蝶; 生物防治;
D O I
10.16409/j.cnki.2095-039x.2007.01.018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简述飞机草危害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外三种最具潜力的飞机草生防作用物———香泽兰灯蛾、香泽兰瘿实蝇和安婀珍蝶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国内飞机草的生物防治研究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氮营养的响应 [J].
王满莲 ;
冯玉龙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5) :697-705
[2]   安婀珍蝶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J].
李志刚 ;
韩诗畴 ;
郭明昉 ;
罗莉芬 ;
刘文惠 ;
彭统序 ;
李丽英 .
中国生物防治, 2004, (03) :170-173
[3]   菟丝子致死薇甘菊 [J].
韩诗畴 ;
李开煌 ;
罗莉芬 ;
刘文惠 ;
陈巧贤 ;
彭统序 ;
李丽英 .
昆虫天敌, 2002, (01) :7-14
[4]   中国云南南部建植臂形草混播草场防治飞机草的研究 [J].
奎嘉祥 ;
匡崇义 ;
和占星 ;
周自玮 ;
袁福锦 ;
吴文荣 ;
谢有标 .
中国草地, 1997, (05) :56-59
[5]  
Failure of the introduction ofActinote anteas (Lep.: Acraeidae) from Costa Rica as a biological control candidate forChromolaena odorata (Asteraceae) in South Africa[J] . P. M. Caldwell,R. L. Kluge.Entomophaga . 1993 (4)
[6]  
Ambika S R. Current Science . 1980
[7]  
McFadyen R E,Chenon D R,Sipayung A.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 2003
[8]  
In:Proc Second Int Workshop on Bio-Control&Management ofChromolaena odorata. Marutani M,Muniappan R. Biotrop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