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品种早熟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仲方
张治伟
王支凤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性; 花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0个陆地棉品种的早熟性进行了分析。4个早熟性因素:理论始花期TDSF的天数(X1),第一果枝节位NFB(X2),花的垂直间隔期VFI(X3),花的水平间隔期HFI(X4),与早熟性指数(Y)之间存在着回归关系。四个早熟性因素对构成棉花早熟性作用的大小,以X1,X2,X3较大,X4的作用较小,但不同品种的各种因素作用大小不同。10个品种的早熟性模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选育“生理早熟”型早熟品种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早熟、高产稳产而优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及遗传进度的研究 [J].
田菁华 .
遗传, 1983, (01) :15-16+20
[2]   早熟棉花育种中各性状相关关系的研究 [J].
林昕 .
中国棉花, 1983, (01) :22-23+25
[3]   陆地棉若干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及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J].
潘家驹 ;
闵留芳 ;
吴振衡 .
江苏农业科学, 1979, (04) :1-7+18
[4]   陆地棉早熟性的指示性状的遗传力估计 [J].
赵伦一 ;
陈舜文 ;
徐世安 .
遗传学报, 1974, (01) :107-116
[5]  
模糊数学[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陈贻源 编, 1984
[6]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