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董锦丽
倪光夏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缺血性脑损伤; 针刺疗法;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内容主要包括: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调节神经肽、递质与调质的水平;抗氧化自由基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抑制钙超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针刺取穴的随意性、针刺方法运用的盲目性、研究方法应用不当、研究指标的单一性等,都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重视与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J].
崔培秀 .
吉林中医药, 2008, (06) :432-433
[2]   Glu、vWF和TC、TG参与电针对实验性脑血管病保护作用的研究 [J].
侯雪民 ;
杨骏 ;
李万瑶 .
针灸临床杂志, 2007, (03) :40-43
[3]   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脑缺血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J].
黄晓琳 ;
韩肖华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07) :499-501
[4]   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血流变、LPO和SOD、ET和CGRP的影响 [J].
王伟志 ;
王占奎 ;
赵建国 ;
傅立新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07) :19-23
[5]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及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J].
张泽胜 ;
陈千里 ;
郑谅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06) :15-16
[6]   针刺调节脑缺血再灌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J].
卜渊 ;
耿德勤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
曾因明 .
针刺研究, 2003, (04) :288-291+279
[7]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J].
耿健 ;
卜渊 .
江苏中医药, 2003, (05) :56-57
[8]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机理初探 [J].
王俊卿 ;
曹义战 ;
周筱燕 ;
杨文清 .
中国中医急症, 2003, (02) :114-118
[9]   刺络放血疗法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 [J].
张建斌 ;
姜亚军 ;
芦慧霞 ;
董桂兰 ;
徐斌 ;
何崇 .
中国针灸, 2003, (01) :48-51
[10]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兴奋性氨基酸、C-fos及细胞凋亡影响 [J].
邹军 ;
张家维 ;
赖新生 ;
赵苍焕 ;
唐纯志 .
陕西中医, 2002, (08) :760-76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