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民意回应性的治理绩效及其生成逻辑

被引:13
作者
张亚泽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政府回应性; 中国政府; 治理绩效; 政府管理;
D O I
10.15983/j.cnki.sxss.2018.042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衡量国家治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政府能否及时、有效地回应民众的各种需求和诉求。西方主流政治学界认为,周期性选举带来的压力会使政治家们不得不积极回应民意。然而不少形式上建立起选举民主制度的国家,政府回应民众需求的表现不佳,甚至比较低效。政府能否有效回应民众需求,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生成条件或影响因素。从中国的情况看,政府在改善民众物质生活、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处置个体权益诉求和公共舆论批评等方面的绩效引人注目。促使中国各级政府回应民意的政治约束力主要源于3个层面:一是政治合法性的文化传统,二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三是民意压力下的适应性变革。中国政府回应民意的绩效及其来源表明,政府回应性的生成逻辑是具体的、多样化的。要提升政府回应民意的绩效,不能简单地依靠竞争性选举的"药方",而是要在一个开放的视野中审视本国的政治经验和智慧的价值,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J].
王绍光 .
开放时代, 2014, (02) :152-174+8
[2]   转型期中国县级政府的客观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从“经济增长合法性”到“公共产品合法性” [J].
孟天广 ;
杨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4) :122-135
[3]   “天命观”及政绩合法性在古代和当代中国的体现 [J].
赵鼎新 ;
龚瑞雪 ;
胡婉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1) :116-121+164
[4]  
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M].古丁.人民出版社.2015,
[5]  
政治秩序的起源.[M].(美) 福山;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   A Chinese Popularity Function: Sources of Government Support [J].
Lewis-Beck, Michael S. ;
Tang, Wenfang ;
Martini, Nicholas F. .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2014, 67 (01)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