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Theil 指数的中国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

被引:37
作者
孙耀华 [1 ]
仲伟周 [1 ]
庆东瑞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地区差异; 俱乐部收敛; Theil指数;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2.03.001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Theil指数研究中国大陆30个省区2000—2010年间碳排放强度分布及其差异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总体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反映了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存在增大的趋势,且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增大造成的;中国四区域间碳排放强度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地区间碳排放强度差异不断扩大,一方面增大了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为不同地区间在节能减排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2]   碳排放强度降低的品牌经济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和消费者微观视角的分析 [J].
刘华军 ;
闫庆悦 ;
孙曰瑶 .
财贸经济, 2011, (02) :110-117
[3]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 [J].
李陶 ;
陈林菊 ;
范英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54-60
[4]   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徐圆 .
经济科学, 2010, (03) :50-60
[5]   碳强度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 [J].
孙传旺 ;
刘希颖 ;
林静 .
金融研究, 2010, (06) :17-33
[6]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张友国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20-133
[7]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8]   Optimal intensity target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rading under uncertainty [J].
Jotzo, Frank ;
Pezzey, John C. V. .
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 2007, 38 (02) :25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