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原油混合作用半定量评价

被引:21
作者
杨杰
黄海平
张水昌
陈发景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北京
关键词
生物降解作用; 混合作用; 25-降藿烷; 三芳甾; 塔里木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3.02.001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油气类型非常复杂,多期充注和储层内的混合作用极为普遍,早期充注原油遭受过生物降解作用的强烈改造,油质非常重,烃类含量和组成发生很大变化,表现为正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烃完全消失,甾烷和藿烷被严重破坏,形成大量25-降藿烷,三芳甾相对富集。后期充注的正常原油油质较轻,正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烃完整分布,25-降藿烷和三芳甾含量极低。两期充注原油在储层内不同的混合程度造成原油物性和分子组成复杂多变,其变化受控于混合比。根据混合油中正烷烃和25-降藿烷的绝对含量以及三芳甾的相对含量,对油藏内两期充注油的贡献进行了半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塔河油田4号构造早期充注的残留油与新近充注的正常油含量相当,塔河3号构造除沙47原油中含20%左右的早期充注油外,基本属晚期充注的产物;哈得逊油田早期充注的残留油含量在5%~15%之间,表明该油田的形成期很晚;乡3井原油中早期充注的残留油约占1/4,羊屋2井主要是晚期充注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分子化石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 [J].
张水昌 ;
梁狄刚 ;
黎茂稳 ;
肖中尧 ;
何忠华 .
科学通报 , 2002, (S1) :16-23
[2]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早古生代油气藏形成的期次与时间研究 [J].
王建宝 ;
郭汝泰 ;
肖贤明 ;
刘祖发 ;
申家贵 .
沉积学报, 2002, (02) :320-325+332
[3]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成藏史与成藏机制 [J].
丁勇 ;
晏银华 ;
顾忆 ;
李新民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478-479+453
[4]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 [J].
黄传波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5) :3-5
[5]   25-降藿烷系列的“异常”分布及其成因 [J].
包建平 ;
梅博文 .
沉积学报, 1997, (02) :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