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隐性知识、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被引:33
作者:
周治金
杨文娇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内隐认知;
直觉;
酝酿效应;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07.02.022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通过程序化、自动化、组块化等方式,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这种转化一方面有利于个体充分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加工更多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使已转化为长时工作记忆的信息被迅速准确地提取,而被用于创造活动之中。隐性知识对创造活动的作用,主要通过问题意识、直觉、酝酿效应、灵感等认知活动表现出来。例如,一些特定线索可以激活语义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引导思维指向某种假设,获得直觉,或以类比推理形成对问题的深层结构的认识等等。创造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内隐认知和隐性知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