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狂犬病流行及防治情况

被引:6
作者
于恩庶
机构
[1] 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室
关键词
狂犬病毒; 小鼠中和试验; 活疫苗; 疫苗免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国狂犬病在50至60年代较少,每年数百例。到60年代末开始上升,80年代初每10万人发病率达到0.6~0.7。从1984年开始全面的防治工作后,发病率开始下降,目前大约为0.4左右。流行的特点:1.主要发生在农村,城市发病极少,以上海为例,1980年以来10年间仅发生一例。2。一般四季均有发病,以6~11月多发。3.青少年发病多,15岁以下约占50%。4.男多于女,大约2.5:1.5。病死率几乎为100%。 一、传播狂犬病毒的动物 中国已发现传播狂犬病毒的动物,除犬外还有描、猪、牛等家养动物及黄鼬、狐狸、野猪、野狼、熊豹、刺猬、家鼠野鼠等野生动物,已报告被这些动物咬伤致病的例子,但为数很少。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4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