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思考

被引:56
作者
岳文泽
代子伟
高佳斌
陈阳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资源环境承载力;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本底评价; 状态评价; 预警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研究目的:探索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辅助于省级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决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必用性"、"管用性"和"好用性"要求;(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总体框架,可从资源环境禀赋、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动态预警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设计,需要选择适宜尺度,针对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如建设开发、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设定差别化指标权重。研究结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立足点是高效集聚开发和分类分级保护,基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识别资源环境本底的"短板"要素、明确当前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压力等级、实现对未来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动态预警。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 [J].
樊杰 ;
周侃 ;
王亚飞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266-276
[2]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J].
李焕 ;
黄贤金 ;
金雨泽 ;
张鑫 .
经济地理, 2017, 37 (01) :181-186
[3]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 [J].
赵其国 ;
黄国勤 ;
马艳芹 .
生态学报, 2016, 36 (19) :6328-6335
[4]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实证研究 [J].
雷勋平 ;
邱广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1) :314-323
[5]   21世纪以来陕西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 [J].
杨屹 ;
加涛 .
生态学报, 2015, 35 (24) :7987-7997
[7]   岷江上游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J].
李刚 ;
卢晓宁 ;
边金虎 ;
李爱农 ;
雷光斌 ;
南希 ;
姜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5, (01) :262-268+331
[8]   基于限制因子法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村落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 [J].
刘玉玉 ;
周典 .
华中建筑, 2014, 32 (11) :100-103
[9]   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 [J].
王长建 ;
杜宏茹 ;
张小雷 ;
汪菲 ;
张利 ;
李雪梅 .
生态学报, 2015, 35 (09) :2880-2893
[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J]. 宋艳春,余敦.应用生态学报.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