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羊草草原凋落物层群落学作用的研究

被引:27
作者
郭继勋
孙刚
姜世成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长春
关键词
凋落物层; 羊草群落; 种类组成; 数量特征;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物的萌发数量与凋落物量呈抛物线型 ,峰值出现在 2 0 0 g· m- 2处 ,凋落物对植物萌发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而起作用。群落的物种数随着凋落物量增加而增加 ,峰值出现在 80 0 g· m- 2 处 ,种饱和度达 14种· m- 2 ,峰值后略有下降。群落优势种羊草 (Aneurolepidium chinense)的密度、平均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凋落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峰值出现在 6 0 0 g· m- 2左右。凋落物层对群落的演替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凋落物量相近的样地差异较小 ,随着凋落物量的增加 ,群落间差异越来越大。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凋落物量的变化呈单峰曲线 ,地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 6 0 0 g· m- 2处 ,地下生物量出现在 70 0 g· m- 2处 ,地下生物量 /地上生物量值随凋落物量变化呈 V字型 ,最小值出现在 5 5 0 g· m- 2 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4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