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栽培白灵侧耳的RAPD和IGS分析

被引:45
作者
张金霞
黄晨阳
张瑞颖
管桂萍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菌株多态性; IGS2-RFLP;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4.04.011
中图分类号
S646 [菌类(食用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RAPD和IGS为分子标记,研究了中国栽培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RAPD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存在多态性;对供试菌株的IGS分析表明,白灵侧耳P. nebrodensis的IGS1区域较保守,菌株间没有多态性;IGS2区域进化较快,菌株间具丰富的多态性。IGS2-RFLP可应用于白灵侧耳的菌株鉴定鉴别,较RAPD更稳定,更具可操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食用菌安全优质生产技术.[M].张金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中国大型真菌.[M].卯晓岚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18种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M].黄年来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  
中国的真菌.[M].邓叔群著;.科学出版社.1963,
[5]   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的RAPD图谱分析 [J].
沈天峰 ;
王朝江 ;
罗信昌 ;
池惠荣 .
食用菌学报, 2001, (04) :1-4
[6]   同工酶和RAPD技术对柳松菇(Agrocybe aegerita)菌株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J].
鲍大鹏 ;
王南 ;
陈明杰 ;
谭琦 ;
潘迎捷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03) :284-288
[7]   从DNA水平上分析香菇不同菌株的遗传差异 [J].
王镭 ;
谭琦 ;
陈明杰 ;
潘迎捷 .
食用菌学报, 1997, (04) :21-24
[8]   应用RAPD方法鉴别香菇菌株的研究(英文) [J].
张引芳 ;
法朗西斯·莫林娜 .
食用菌学报, 1994, (01) :22-27
[9]   阿魏侧耳一新变种及其培养特征 [J].
牟川静 ;
曹玉清 ;
马金莲 .
真菌学报, 1987, (03) :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