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特征及森林植被对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58
作者
吴海龙 [1 ]
余新晓 [1 ]
师忱 [1 ]
张艳 [1 ]
张振明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关键词
PM2.5; 森林植被; 监测标准; 调控;
D O I
10.16843/j.sswc.2012.06.022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大气中PM2.5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逐步加剧,如何减轻PM2.5对人类的危害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PM2.5的研究成果,总结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组成特性、来源分类,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对PM2.5的监测标准,并基于森林植被对PM2.5的调控作用,指出通过合理建设森林植被达到有效调控PM2.5、降低PM2.5对人类的危害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天津市PM10,PM2.5和PM1连续在线观测分析[J]. 黄鹤,蔡子颖,韩素芹,姚青,吴彬贵.环境科学研究. 2011(08)
[2]   贵阳市城区近地面PM10/PM2.5及重金属污染水平研究 [J].
王京 ;
王初 ;
陈振楼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04) :74-76+124
[3]  
沈阳地区PM10、PM2.5和PM1质量浓度的分析[J].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刘宁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1)
[4]  
Composition, source, mass closure of PM2.5 aerosols for four forests in eastern China[J]. Li Li1,2, Wu Wang1,?, Jialiang Feng1, Dongping Zhang1, Huaijian Li1, Zeping Gu1, Bangjin Wang1, Guoying Sheng1,3, Jiamo Fu1,3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ealth,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Geochemis
[5]   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J].
吴志萍 ;
王成 ;
侯晓静 ;
杨伟伟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4) :494-498
[6]   北京地区PM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J].
徐敬 ;
丁国安 ;
颜鹏 ;
王淑凤 ;
孟昭阳 ;
张养梅 ;
刘玉彻 ;
张小玲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5) :645-654
[7]  
城市绿地空气颗粒物及其与空气微生物的关系[J]. 任启文,王成,郄光发,杨颖.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05)
[8]  
城市绿地空气颗粒物及其与空气微生物的关系[J]. 任启文,王成,郄光发,杨颖.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05)
[9]   苏南农村地区大气PM2.5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J].
周震峰 ;
刘康 ;
孙英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3) :24-28
[10]   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的来源研究 [J].
朱先磊 ;
张远航 ;
曾立民 ;
王玮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