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新范式:金融联结——比较优势与市场微观结构

被引:29
作者
米运生 [1 ]
戴文浪 [2 ]
董丽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关键词
金融联结; 比较优势; 市场微观结构;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3.05.005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从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农村信贷市场微观结构分析了金融联结的机理,并建立产量(贷款)领导的斯塔克伯格模型,推导理论假说和进行实证检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非正规金融机构在信息甄别、监督、合约执行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金融联结的正向激励,农村市场内生的低固定成本和市场势力促进了金融联结;正规金融机构因处理系统性风险而产生的低成本是其参与金融联结的主要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中小企业融资中抵押品替代机制研究——以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例 [J].
马九杰 ;
沈杰 .
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5) :123-128
[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J].
黄季焜 ;
邓衡山 ;
徐志刚 .
管理世界, 2010, (05) :75-81
[4]   社区发展基金与农村信用社联结机制研究 [J].
滕昊 ;
何广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4) :80-85
[5]   我国农村金融联结制度的设计 [J].
武翔宇 .
金融研究, 2008, (08) :156-165
[6]   信息处理、博弈参与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 [J].
王元 .
金融研究, 2006, (10) :162-169
[7]   农村信贷失衡、非正式信贷市场与垂直联结 [J].
汪时珍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05) :121-124
[8]  
Formal–informal sector interaction in rural credit markets[J] . Pinaki Bos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1998 (2)
[9]  
Moneylenders and bankers: price-increasing subsidies in a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market[J] . Karla Hoff,Joseph E. Stiglitz.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1998 (2)
[10]   The use of village agents in rural credit delivery [J].
Fuentes, GA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6, 33 (02) :18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