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病-证-方对应关系的研究思路

被引:9
作者
李琳
李苒
高杉
张砚
张敏
于春泉
机构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病-证-方对应关系; 网络药理学; 研究思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病-证-方对应关系是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与西医对疾病的诊断模式相结合,研究符合中医自身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网络药理学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与传统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相互吻合。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病-证-方对应关系,可以揭示疾病、证候、方药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网络调控机理,从而更深入的把握辨证论治的精髓。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19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内涵筛选应用于中药现代化的前景展望 [J].
胡经阳 ;
严春琳 ;
朱彦 ;
高秀梅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2 (02) :120-124
[2]  
基于生物网络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对策[J]. 王勇,李春,李栋,陈建新,郭淑贞,王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4)
[3]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与新药研发策略 [J].
何小娟 ;
李健 ;
陈杲 ;
郑光 ;
吕诚 ;
吕爱平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1) :1271-1273
[4]  
复方丹参方主要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J]. 李翔,吴磊宏,范骁辉,张伯礼,高秀梅,王毅,程翼宇.中国中药杂志. 2011(21)
[5]   方证对应理论研究概况 [J].
熊兴江 ;
王阶 ;
王师菡 ;
何庆勇 ;
汤艳莉 ;
付莹坤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 (12) :1624-1626
[6]   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研究 [J].
衷敬柏 ;
王阶 ;
赵宜军 ;
王永炎 .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02) :137-139
[7]   ER regulates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apoptosis pathway [J].
Liu, Zhihua ;
Chen, Shilin .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0, 400 (01) :34-38
[8]  
New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for drug discovery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 Xiaojie Xu.Drug Discovery Today: Technologies . 2006 (3)
[9]   COMPLEX NETWORKS [J].
Holovatch, Yu. ;
Olemskoi, O. ;
von Ferber, C. ;
Holovatch, T. ;
Mryglod, O. ;
Olemskoi, I. ;
Palchykov, V. .
JOURNAL OF PHYSICAL STUDIES, 2006, 10 (04) :247-289
[10]   Text mining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ystems biology [J].
Ananiadou, Sophia ;
Kell, Douglas B. ;
Tsujii, Jun-ichi .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06, 24 (12) :57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