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扭曲的补偿机制困扰医疗机构发展30年
被引:17
作者:
曾雁冰
[1
]
王颖
[1
]
吕军
[1
]
苌凤水
[1
]
励晓红
[1
]
孙梅
[1
]
罗力
[1
]
梁鸿
[2
]
郝模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财政补助;
业务收入;
医疗机构;
补偿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3 [医院、综合医院];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文章依据"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恶性循环定量论证方法"等,利用卫生统计及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对中国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进行分析,发现:1978年以来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呈现萎缩且日益加重,1978年-1991年累计财政缺口达769.3~894.0亿元,即使按1991年财政补助水平,2008年财政缺口仍高达178.5亿元;在扭曲的物价标准下,为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医疗机构"多开点药、多做点检查"成普遍行为,仅2008年就导致全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719.3~1 722.2亿元,造成浪费540.8~1 593.8亿元。证实了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来,财政投入不足和按服务项目支付方式下畸形的物价定价机制作用,扭曲的补偿机制一直困扰着公立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1+56
+56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