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补贴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了么——基于生产分割视角的考察

被引:7
作者
宋建
王静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政治与经济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政府生产补贴;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创新; 生产阶段数; 全球价值链;
D O I
10.13510/j.cnki.jit.2020.06.007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匹配了1998—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年数据与WIOD数据库,用多种方法测算了衡量生产分割程度的生产阶段数,探讨了政府生产补贴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提升的内在机制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政府生产补贴对生产分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生产补贴与全球生产分割及国内生产分割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国际生产分割为倒"U"型关系。(2)政府生产补贴对生产分割的影响通过企业"生产率效应""产品创新"以及"交易成本"发生作用,企业获得生产补贴后,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生产阶段数,而降低了全球生产阶段数和国内生产阶段数;生产补贴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分工深化、产业链的延长,国际和国内外包呈现互补效应;政府生产补贴对生产分割的促进作用会受到交易成本的影响,交易成本的上升抑制了产品生产链条延长,降低了产业的分工程度。(3)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显示,政府生产补贴与企业"生产率效应""产品创新"以及"交易成本"存在部分性质的中介效应,且生产补贴与全要素生产率及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1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生产分割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刘维刚
    倪红福
    夏杰长
    [J]. 世界经济, 2017, 40 (08) : 29 - 52
  • [2] 生产分割的演进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产阶段数的考察
    倪红福
    龚六堂
    夏杰长
    [J]. 管理世界, 2016, (04) : 10 - 23+187
  • [3] 政府补贴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
    张杰
    郑文平
    [J]. 世界经济, 2015, 38 (06) : 22 - 48
  • [4] 补贴、寻租成本与加成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任曙明
    张静
    [J]. 管理世界, 2013, (10) : 118 - 129
  • [5] 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
    邵敏
    包群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7) : 70 - 82
  • [6]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
    Koopman, Robert
    Wang, Zhi
    Wei, Shang-Ji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 (02) : 459 - 494
  • [7] Do subsidies to private capital boost firms' growth? A multiple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approach[J] . Augusto Cerqua,Guido Pellegrini.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14
  • [8] Do financing constraints matter for R&D?
    Brown, James R.
    Martinsson, Gustav
    Petersen, Bruce C.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2, 56 (08) : 1512 - 1529
  • [9] Measuring the Upstreamnes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Flows
    Antras, Pol
    Chor, Davin
    Fally, Thibault
    Hillberry, Russell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2, 102 (03) : 412 - 416
  • [10]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 . Robert C. Johnson,Guillermo Noguer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