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制度的转型与对策研究——构建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

被引:32
作者
张一鸣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行政手段; 经济激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耕地保护模式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推动,僵硬死板的制度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且耕地保护制度在某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令在与市场、农民、地方政府磨合中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流失,但并未根本扭转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效果欠佳,急需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转型。通过构建市场化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粮食补贴成本社会分摊机制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等手段,调动耕地保护中各方主体维护自己耕地权利的热情,解决耕地保护的外部性问题,降低耕地保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完成土地要素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变,保证经济运行和土地资源双重可持续发展,实现耕地保护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构建研究 [J].
吴胜利 .
农村经济, 2012, (07) :71-75
[2]   谁让耕地保护中的农民“消失了” [J].
张德元 .
国土资源导刊, 2012, 9 (05) :48-50
[3]   浅析我国耕地质量现状,下降原因及强化建设对策 [J].
李爱青 .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 18 (02) :1-2+36
[4]   我国耕地保护的效果与其提升对策探讨 [J].
陈美球 ;
刘桃菊 ;
周丙娟 ;
徐星璐 .
中州学刊, 2012, (01) :45-49
[5]   我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分析 [J].
陈印军 ;
王晋臣 ;
肖碧林 ;
方琳娜 ;
杨瑞珍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02) :1-5
[6]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浅析 [J].
马凌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1) :7-9
[7]   耕地保护、地方政府道德风险与土地管理体制变革 [J].
李明月 ;
胡竹枝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3) :20-23
[8]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J].
田光进 ;
庄大方 ;
刘明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0-36
[9]  
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M].刘俊; 著.法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