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督:成因、局限及政府应对

被引:25
作者
徐秀勇 [1 ]
杨嘉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
[2] 金陵科技学院
关键词
网络监督; 预防腐败; 政府应对;
D O I
10.16326/j.cnki.1008-7168.2010.01.009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互联网的普及,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腐败屡禁不止和反腐机制不健全以及民意表达渠道的不畅,极大促成了网络监督的勃兴。但是,可操纵性和欺骗性、非理性和情绪性、极端自由性,以及网络监督的民意背离性、新闻性和时效性都是值得警惕的问题。反腐机关应当:依法规范网络监督;建立网络信息快速反应机制,抢占舆论主动权;主动求变,建立政府引导的网络监督模式,实现政府与网民的良性互动;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上占得先机。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网络监督: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J].
周建国 .
社会观察, 2009, (02) :43-45
[2]   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 [J].
丁未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0, (06) :19-24
[3]  
猜想与反驳[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波普尔(K.R.Popper)著, 1986